Search


延續上篇,舊文補編:

音樂是生命,節拍器是機械。
  • Share this:


延續上篇,舊文補編:

音樂是生命,節拍器是機械。

靈魂是流動變幻的,節拍器是永恆不變的,只待電池耗盡。

老師要求學生對節拍器,是基本要求。
而且對著節拍器慢練效果很大。

上篇公佈了秘笈:對節拍器有技巧,先將心中律動與節拍器協調後,恆定感會讓節奏自動對上。ㄧ般將節拍器打開,在彈太快或太慢時更正,效果不大,導致需要ㄧ直對。

思考一個問題,節拍器代表穩定重覆的拍子,一個從小學學到大學的學生,經過十幾年的訓練,如果還被要求對節拍器,表示十幾年來的都無法打好基礎,對節拍器真有這麼難嗎?

對節拍器不難,難在將節拍器丟掉後,處理音樂性的平衡。這平衡需要數十年的功夫。

探就我們的音樂教育,功課很多,曲子很大,不斷考試,似乎永遠練不完,手指觸鍵、音色、樂思都忽略了,因此上大學,老師還是要求對節拍器。最後變成,連音樂表達,都照著節拍器。(我也不明白,真有老師可以忍受對節拍器的音樂?)

記得小時候寫書法,一定臨摹書法家,(當然書法家也有次地),但在學習音樂上,常被告之,那是大師,你是學生。

學大師不是摹仿!

當張曼玉飾演阮玲玉,不是單純的模仿就能勝任,而是靈魂共振,只有同頻,才能共振!

學習大師,是去了解他的樂思、觸鍵、表達,情緒跟速度之間、內涵跟音色相應的關係(如果你不能了解也絕對學不來)
勿讓節拍器限制了這一切!

讓大家玩一個遊戲,以下樂曲從23:54到24:28,這三十幾秒內變換了幾次速度?邊聽邊跟著打拍子,你會發現無比豐富的生命力!整個人的細胞都活耀了!

如果答案是7次,你會驚呆嗎?
(平均5秒一次!!!還包含漸快!)

但譜上只標ㄧ個速度,怎麼辦呢?不要說那是大師你是學生。

不要怕!成為大師吧!

跟著打,真的很有意思!

http://youtu.be/IYDHDKS9deg















當電影結束字幕跑完後,有時會出現ㄧ段搞笑的:
(p.s.對節拍器不會犯錯,或許這才是真相。音樂家說:我的生命完全不在拍點上,落了拍,我才開始寫音樂。)


Tags:

About author
如對粉絲頁有任何建議,或需詢問課程相關問題及報名講座,方式如下: Line ID : alisayen 嚴老師 email : [email protected] 或私訊粉絲頁即可
每一位大師都是從學生開始當起,但是想進入藝術的高峰,就得用大師的角?
View all posts